top of page

當代文學課

談文學理論與台灣文學

《台灣當代文學脈絡與白先勇小說<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遊園驚夢>》

蔡曉玲(馬大中文系高級講師)

2020年4月27日

這堂課先從1945年台灣結束日本殖民開始談起,讓學生了解國共內戰的歷史背景,以及台灣本省與外省之間的省籍問題。接著梳理了台灣當代文學脈絡:50年代的反共文學、60年代的現代主義文學、70年代的鄉土文學,而80年代隨著1987年台灣解嚴,開啟了台灣文學的眾聲喧嘩,90年代更是“後”書寫(後現代與後殖民)以及各種主義的風潮崛起,都市書寫、性別書寫、家族書寫、網路書寫等百花齊放。
接著再鎖定白先勇的小說<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與<遊園驚夢>為討論文本。這兩篇小說收錄在白先勇《臺北人》一書,推薦學生參考歐陽子的評論,以文本細讀的方式讀白先勇的小說。最後回到論述的層面,白先勇的小說可以放在哪些脈絡來探討,如現代主義、外省書寫、同志文學、《紅樓夢》與崑曲的影響等。

蔡曉玲博士與學生的合照。

《文字實驗——談王文興小說<命運的跡線>與<家變>》

蔡曉玲(馬大中文系高級講師)

2020年5月4日

承接上一堂課提到的60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風潮,王文興與白先勇是台灣大學外文系的同學,一起辦《現代文學》雜誌。這本雜誌引介西方現代派作家和作品,鼓勵主題和技巧的創新,是台灣當代文學非常重要的一本雜誌。
這堂課也鎖定了王文興的早期短篇小說<命運的跡線>與代表作長篇小說《家變》來進行文本細讀。先從早期小說<命運的跡線>開始談起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王文興並非真的中文不好,而那些出現在後來的小說《家變》中的錯誤文法或錯別字,是作者故意為之的文字實驗。最後讓學生做一個從《家變》中找出文字實驗例子(自創新詞與新字、慣用詞的倒置、文白相間、生僻字、方言、同音異義字、文字声音化、特殊符号、冗长重复的句法)的隨堂測驗。

蔡曉玲博士與學生的合照。

《生死對話——談邱妙津<蒙馬特遺書>與駱以軍<遣悲懷>》

蔡曉玲(馬大中文系高級講師)

2020年5月11日

這堂課先介紹邱妙津的生平,邱妙津於1995年自殺身亡,而1996年出版的《蒙馬特遺書》是她的遺作。談邱妙津的創作也得從她的小說《鱷魚手記》開始著手,了解她的同志身份與書寫,並進一步延伸到《蒙馬特遺書》中對於愛和死的種種辯證:永在性與不朽者、靈和肉、真與假、世俗與非世俗等。
接著,這堂課也介紹了台灣當代重要小說家駱以軍與其作品,他除了為人熟知的家族史書寫如《月球姓氏》、《遠方》、《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西夏旅館》之外,他也曾經寫了一本與邱妙津之死對話的小說《遣悲懷》。《遣悲懷》的最後一節「後記」是神來之筆,敘述一次因為應邀演講而引起的尷尬經驗,小說家寫自己的不堪,帶著妻兒小孩非常狼狽的經驗。相對於邱妙津選擇以死追求絕對的純潔、一次性傷害的絕對性,駱以軍不但苟且偷生,而且還生出了小孩,生命開枝散葉。後記是“生”的展演,與邱妙津「死」的對話,體現了小說對話的可能性。

蔡曉玲博士與學生的合照。

學生導讀台灣文學

2020年5月11日
2020年5月18日
2020年6月1日
2020年6月8日

第一組學生探討的是白先勇《遊園驚夢》中的敘事藝術。在敘事方面,白先勇的《遊園驚夢》並不局限於某種特定的敘述角度,而是巧妙地拓展了敘述視角。除了運用全知視角敘述故事之外,還加入了主人公的內視角,兩者互相糅雜,進而通過內視角的回顧性敘事來帶出故事情節。
第二組學生導讀王文興的《家變》。這組同學針對范曄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轉變進行梳理,進而深入探討王文興小說《家變》中范曄的人物意涵。小說以范曄個人化的生活經驗為軸心,力圖通過范曄對父親、對親情的從情感到心理的轉變過程,探索人生的真相,反映人性的真實。
第三組同學以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來分析小說中的死亡書寫。邱妙津通過小說主角Zoe對自我建構的規則(「性慾」——「愛欲」——「死欲」)展現女同志的身份認同,以及藝術家對於命運、生死的思考。在這本小說中,邱妙津把死亡本有的消極意義轉換為一種向死而生的生存意義,將生命視為一種高貴的藝術品,行程其獨有的生存美學。
第四組同學則是分析駱以軍《遣悲懷》中的死亡書寫。駱以軍試圖以故事來延遲邱妙津的死,在小說中體現時間的凍結、愛欲的糾結以及生與死的辯證,探究那個比流動中、發生中的「現在」更濃縮與隱喻的世界,以此展現生活中面對生與死的無奈。

講師蔡曉玲博士與學生的合照

《現代小說的興起、書寫與相關研究理論》

黃美娥(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2020年6月11日

黃美娥主要討論了「現代小說的興起與書寫」、「關鍵詞和文學批評研究的關係」以及「台灣作家鄭清文的《三腳馬》」。她在小說的討論上針對其寫實、現代和魔幻的類別做了清晰的梳理,揭開這一文壇主流的起源、特質、演變和意義。
為配合本科生的「文學理論」課,黃美娥老師也在資料上做了充足的準備,試圖與課程作聯繫。她使用聽眾熟知的理論和關鍵詞,諸如「作者」、「讀者」、「文本」、「細讀」、「隱喻」等,以此展開討論並推薦不少文學理論的相關叢書。最後,她以新批評理論、後殖民理論、心理分析理論和創傷研究,緩緩道出《三腳馬》這篇小說的意蘊。她也鼓勵文學研究者試圖以不同理論去剖析一部作品,以此獲得不一樣的感悟。

黃美娥教授與學生的合照

《場上風景——文學獎與台灣文學運動》

張俐璇(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助理教授)

2020年6月20日

張俐璇將文學獎比作一個競技場,「場上」是力量概念的化身;「運動」則是指不同文學運動在場上相互切磋,各放異彩,呈現百花齊放之景。她事先準備了幾份預讀資料,包括「台北文學季」的相關讀物、台灣兩大文學獎的專題討論以及呼應本屆文學雙週的《雲中誰寄錦書來》的書信體文章《永遠小叮噹》,方便觀眾理解台灣文學獎和運動的情況。
她先是介紹了台灣文學的四種運動,即期刊雜誌、報紙副刊、民間團體和政府單位,後將台灣文學的進程娓娓道來。這讓人有機會一窺台灣的兩種不同歷史記憶,時報文學獎同聯合報文學獎的愛恨情仇,以及今日文學獎的多元、創新和可能性。
最後,她鼓勵聽眾多創作,並期盼台灣和馬來西亞兩國在文學上能有更進一步的交流。

張俐璇教授與學生的合照
當代文學課——談文學理論與台灣文學: Past Ev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