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華語戲劇與電影課

談台灣電影與戲劇


《談電影劇本與散文小說創作的差異》

楊隸亞(臺灣作家)

2019年10月21日

這場課程分為四個部分,即「電影劇本的語言形式」「影視劇本與散文、小說之間的差別」「如何寫電影或影視劇本」「電影劇本的入門訣竅」。 楊隸亞首先教導學生較為基本的劇本術語,提及劇本里最原始的元素,即人、事、時、地和物,也提醒學生編寫劇本忌諱散文式的長句、複雜的隱喻意象、不清楚的指令,以及過度抒情或優美得難以理解的修辭。 楊隸亞以《小醜》(Joker)、蔡明亮的《郊遊》、滿島光的《Mondo Grosso》為例,向學生解釋場景、色調、光影、鏡頭的拍攝手法如何影響畫面感,以及呈現所要表達的意思。 
張愛玲的《色戒》和白先勇的《一把青》分別被拍成電影與戲劇,楊隸亞以二者為例,向學生展示出小說與劇本的差別。 接下來,她以《九降風》的小說和劇本作為範例,讓學生更清楚如何將文學作品轉換成劇本。 她也傳授一些劇本創作的入門訣竅給學生,鼓勵學生多看電影,進而練習創作劇本、習寫臺詞、控制故事佈局等。

《台灣電影史與台灣新電影》

蔡曉玲(馬大中文系高級講師)

2019年11月11日

這堂課先從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電影談起。1895年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而日治台灣時期只有兩部電影是由台灣人掌控製作:《誰之過》與《血痕》,而日台合作的電影則有《望春風》等四部。其他多為日本人製拍完成,政宣化情節,傳達出效忠天皇、警察恩惠、日和番的情感。
在台灣回歸中華民國以後,在1945-1949年間,中國片再度活躍,兩岸電影公司、劇團展開交流,中國的電影公司也開始到台灣取景拍片。然而隨著國共內戰,1949年國民黨撤到台灣以後,全台實施戒嚴,兩岸電影交流完全斷絕。
梳理了此歷史背景以後,這本課也進一步論及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台灣電影有哪些以及它們的風格特點。最後特別著重探討1982-1987台灣新電影運動,並播放了幾部台灣新電影如《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小畢的故事》、《風櫃來的人》的電影片段。

《侯孝賢與李安電影》

蔡曉玲(馬大中文系高級講師)

2019年11月18日

這堂課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談侯孝賢電影,下半部談的則是李安電影。
關於侯孝賢電影的部分,梳理了侯孝賢電影的各個階段,首先是他的商業娛樂性的電影如《就是溜溜的她》,再來是台灣新電影時期,銜接上一堂課討論過的課題。接著鎖定侯孝賢電影《風櫃來的人》來談其風格確立的關鍵,並提出台灣當代小說家朱天文對其電影的影響。這堂課也跟學生分享了朱天文的小說,並討論小說改編成電影的種種延伸課題。
關於李安電影的部分,首先先談李安的倫理三部曲:《推手》、《喜宴》與《飲食男女》。接著銜接上一個部分談小說改編成電影的討論,比較張愛玲小說《色戒》與李安同名電影的改編。

學生導讀台灣電影

2019年12月2日
2019年12月5日

經過前面兩次的學分課程,學生除了了解臺灣電影的發展,也認識侯孝賢與李安這兩位臺灣導演的作品,因此這次將由四組學生分別導讀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和李安的《色戒》。
第一組學生從《最好的時光》裡的「戀愛夢」中分析導演侯孝賢所使用的音樂敘事。第二組學生同樣導讀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從電影中的三段故事分析「夢」的意象,以及其所呈現的愛情狀態來論述「最好的時光」的定義。
第三組同學以李安執導的《色戒》來分析日據時代下的人物悲劇。他們先介紹電影的時代背影,再針對劇中角色的刻畫來看李安如何塑造人物的悲劇性。第四組同學則是通過電影中具體的物件和場景來解析其中的意象。 

《台灣戲劇與當代思潮》

鄭芳婷(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9年12月7日

臺灣戲劇是一種藝術與現實的接軌。人類每一個層面都是一個表演。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習以為常都是一個表演,重複的符碼也成為了一種壓迫。因此台灣戲劇比起劇情,他們相對的更注重技術。

臺灣戲劇史是從“歌載舞”混成“胡撇仔”。在日本殖民時期,當時的臺灣人無法正大光明的表演出他們的歷史戲劇,只能從載歌載舞的戲曲演變成遮遮掩掩,中日混雜,形成了一種窘迫現象。從亢奮據爭的左翼文學、皇民文學和反共文學到充滿絕望感的現代文學再到修復心靈的鄉土文學,臺灣經歷了千難萬難最終成功使其在文學上得到認同。當時的臺灣文學主要討論社會議題,政治辯論和對文化的批判,逐漸形成了重思臺灣價值的風向,形成了屏風表演。屏風表演的形式廣泛,題材多元,並且較多於關注社會議題。

臺灣當代文學思潮導致了許多當代戲劇團的成立。當代性的臺灣戲劇結合了歷史的傳統和當今社會之間互相的拮抗。對經典的故事不斷地再製。在古今結合下形成了跨時代且跨文化的一種風格,如《228事件》。

戲劇主要包含三個主要元素。其一,戲劇是有劇本的演出。其二,劇場,不一定有劇本的演出。其三,表演是戲劇、音樂和舞蹈的總和。

《夜長夢多》這部戲劇正是歷史被娛樂化,也被稱為轉型正義。當代文化思潮上人是自由的,他們可以選擇要被物化與否。吳芯怡的《行者》喚起人類的情緒記憶,是一種消費自身情感的情況,無論多久都能清晰的體驗到當時的情感,而非如閱讀分析般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忘卻。

華語戲劇與電影課——談台灣電影與戲劇: Past Events
bottom of page